推行员工持股过程中的几个难题

作者: 谭浩俊 2016-07-08 12:08 来源:东莞经济 国企改革 增资扩股

也正因为如此,员工持股就不能全员持股,而只能是各方面的人才,尤其是技术人才、管理人才、营销人才等,应当成为员工持股的主力,而不是单纯按照职务、职称等进行员工持股。尤其是那些有各种成果、专长的员工,更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,优先提供员工持股的条件,优先安排参加员工持股。

      东莞经济网讯  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至少已有福建、甘肃等25个省份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,多数地区的方案提出将探索开展员工持股试点。


      毫无疑问,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,员工持股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看点,并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的突破口。关键在于,如何开展员工持股,怎样进行员工持股才能既调动员工积极性、增加员工收入,又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、不给员工造成经济利益损害,更不成为新的“大锅饭”。因为,操作不好,就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


      员工持股不是全员持股很显然,员工持股与以前实施过的职工持股会、内部集资等是不同的,是市场经济下激励员工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。


      也就是说,员工持股决不能演变成过去的职工持股会、内部集资,不能全员持股。否则,员工持股就失去了意义、失去了价值。


      严格地讲,在国企改革中允许员工持股,应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目的。一是为建立混合所有制创造条件、探索经验。毕竟,让员工持股,比起单纯地引起其他所有制资本,更容易为广大员工所接受,更容易减少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;二是推行员工持股,要有利于企业推进技术创新、强化内部管理、增强企业合力,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尤其是核心竞争力;三是有效促进企业激励机制的形成,让更多员工步入“专家”、“能手”行列,让员工更好地以企业为家、以效益为上。毕竟,效益不好,有股份也是白搭,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。


      也正因为如此,员工持股就不能全员持股,而只能是各方面的人才,尤其是技术人才、管理人才、营销人才等,应当成为员工持股的主力,而不是单纯按照职务、职称等进行员工持股。尤其是那些有各种成果、专长的员工,更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,优先提供员工持股的条件,优先安排参加员工持股。


      知识产权如何入股


      必须注意,在推行员工持股中,技术、专利、发明等会成为员工持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因为,如果这些方面的人员不能获得相应的持股条件,不能体现入股价值,不能作为一部分资金价值进入到企业,而完全按照一样的政策和条件入股,对那些真正有技术、有专长、有知识产权的员工来说,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。


      问题在于,这些知识产权的价值到底应当如何评估、如何入股,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把握。一方面,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,尚没有十分权威的机构和组织,某项技术、专利等,到底值多少钱、可以以多少价值入股,说服力不强。评高了,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,也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。评低了,对员工不利,不利于调动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;另一方面,更多的知识产权都属于职务行为,或者说是多个人或组织的共同行为,评估以后以怎样的价值入股,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。


      从总体上讲,知识产权必须作为入股的手段,也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、技术攻关,才能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一些地方选择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进行试点,或是比较有效的方式。毕竟,这样的企业更需要通过对员工的激励,扩大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,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
      员工持股如何操作


      持股的方式,也是推行员工持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。从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来的经验看,增资扩股或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。因为,只有推行增资扩股,才能把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,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。


      所谓增资扩股,就是由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,在此基础上,按照企业净资产以及员工持股的比例,确定员工应当个人拿多少钱。反之,如果员工拿出来的钱少、投入的资金少,所占的股份就低。而员工出资的部分,则以共同组建一个民营公司的身份进入,根据所出资金数量确定持股比例。


      如此一来,推行员工持股的企业,“块头”也就不能太大,净资产不能太多。否则,员工是没有能力掏出那么多钱来的。如中石化的销售公司,35%的股份就要掏1000多亿的资金,员工怎么可能掏得出来。从这个层面来看,把员工持股企业锁定在科研院所、小规模科技型企业等还是比较合适的。


      二级市场持股需要谨慎


      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可以推行员工持股的目标以后,有的上市企业就试图通过二级市场持股的方式,让员工进行持股。从表面看,这也是员工持股的一种方式。但是,从总体上讲,这样的方式是很难达到员工持股的目的。


      要知道,二级市场不是企业能够控制的,也不是企业效益好了,二级市场的表现就好。在目前的资本市场运行体制下,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,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益,还取决于市场的平衡运行。


      如果发生去年股灾那样的问题,一时员工通过二级市场持股,就极有可能给员工利益带来伤害。即便是交给专业机构操作的,其也不能确保稳赚不赔。更重要的,一些企业还采用的是全员到二级市场持股的方式,这就更加加重了员工持股的风险。


      退一步讲,市场不发生严重震荡现象,按照目前股市的行情,要想在二级市场有明显的表现,除非企业业绩远高于其他企业,至少要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。不然,是很难通过二级市场持股让员工获得利益的。而一旦通过炒作的方式让员工持股实现价值增值,又违背了市场原则,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。所以,通过二级市场让员工持股的方式,就目前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运行状况,一般情况下,需要慎重。


      总之,推行员工持股是大势所趋,如何才能让员工持股成为混合制改革的新突破口,更好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,需要探索,也需要慎重,切不可为也推行员工持股,做出违反相关制度和规定的事,做出损害员工利益的事。 


东莞经济官方微信公众号:dg136688


0
0

条评论

0/300
发布

最新评论

加载更多